从14%到25.07% “天眼”看21年河南“变变变”
3月11日,许昌市古槐街小学的师生们开展“绿满校园我添春色”植树护绿活动。(宋大鹏 摄)
3月12日,南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60余名文艺工作者在卧龙区植下一株株树木,装扮美丽家园。(杜思高 摄)
河南省植被生长季植被覆盖度遥感监测图(河南省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
进入新世纪,经历4个五年规划,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人们明显感觉山变青了,树增密了,这些肉眼可见的变化,背后是河南森林覆盖率从2000年的14%到2020年25.07%的大幅跃升。其实,天上还有一只“眼睛”——气象卫星,也一直在见证着中原大地从黄到绿的巨变。
3月12日,记者从省气象局获得最新数据:2000年—2020年,我省归一化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持续上升,87%的区域植被覆盖度呈增长趋势。从卫星遥感监测图可以看出,这21年,河南明显变绿了。其中,森林河南建设“主战场”三屏四带山区和丘陵沟壑区增速超全省平均一倍多,生态红线区内的植被状况整体达到高植被覆盖度水平,植被生态质量整体持续向好。
据了解,卫星遥感技术重点通过归一化植被指数和植被覆盖度等指标监测植被状况。归一化植被指数反映地表植被的繁茂程度,可以客观评价全省植被生态情况。植被覆盖度则是指植被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地面面积的百分比,也就是说,从地面正上方往下看地面被植被遮挡的比例。
河南省归一化植被指数多年计算结果显示:2020年植被生长季全省平均值为0.65,比2000年的0.56提升16.1%。特别是全省林区,这一数值高达0.72。其中,西部伏牛山区、南部大别山区等森林生态区这一指数更高。这说明,全省“绿意”真的越来越浓。
根据2000年—2020年卫星监测资料,全省87%的区域植被覆盖度呈增长趋势。全省植被覆盖度2000年为57.3%,到2020年增长到67.3%。豫北东部、豫西伏牛山区、豫南大部、沿淮北部及豫东部分地区增长尤为明显。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生态气象室副主任田宏伟说,2019年,林业生态建设监测新增了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指标。“这样一来,不仅能监测森林的量,而且能评估森林生态价值。”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是指单位面积的绿色植物在某时段内光合作用所积累的有机物的数量,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固碳量。固碳量越大,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气候调节等能力就越强。
监测数据表明,我省森林面积扩大的同时,森林的固碳能力也在增强。根据全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指标,全省植被生长状况越来越好,森林植被固碳能力每平方米年均增加1.47克,增量喜人。
田宏伟介绍,监测显示,21年来,我省约80%的区域植被生态质量不断趋好。信阳、驻马店、三门峡等地植被生态质量变好的区域在90%以上,居全省前列。
省林业局总工程师汪万森说,气象部门的监测方式、相关指标与林业部门5年一度的森林资源清查有所不同,但结果非常吻合。从2008年到2017年,我省先后组织实施了两轮共十年的林业生态省建设,共完成造林3990万亩,森林抚育2242万亩,森林覆盖率上升了4.76个百分点。(记者 陈慧)
原文链接:https://www.henan.gov.cn/2021/03-13/2108798.html
- 药监局药品监管司督导... [2020-09-16]
- 国家药监局药品监管司... [2020-09-18]
- 省药监局联合省卫健委... [2020-09-17]
- 凤翔:县市场监督管理... [2020-09-25]
- 省药监局开展秋冬季疫... [2020-09-16]
- 河南积极推动药品第三... [2020-09-16]
- 辽宁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20-09-11]
- 四平检查分局联合市食... [2020-09-11]
- 110年前茅台因获金... [2025-01-23]
- 医企合作出成果!28... [2025-01-17]
- 清咽滴丸流感季“咽喉... [2025-01-16]
- 第七届国家中西医结合... [2025-01-13]
- “国民营养健康科普公... [2025-01-10]
- 紫德堂中药蜡疗:康复... [2025-01-08]
- 省药监局组织召开药品... [2025-01-07]
- 省厅赴巴彦县帮扶指导... [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