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医药新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调研园地

【六安】从超支800多万到结余800多万,这个小县医保如何“年年有余”?

时间:2025-11-21 来源:安徽省医保局 作者:佚名 []

  从六安市区向西驱车一小时,便是常住人口21.62万人的六安市叶集区。2018年冬天,这个皖西小县的医保账户亮起红灯,刚组建医共体的叶集区便遭遇居民医保包干基金超支820万元的困境。

  “当时压力巨大。”叶集区医保局一位负责人回忆,“我们人口基数小,医疗资源薄弱,居民医保基金穿底的风险像一把剑悬在头上。”

  谁也不曾想到,短短数年后,这把“剑”竟被稳稳接住。叶集区居民医保基金不仅扭转困局,更实现了连续六年结余,2024年结余超890万元。一个曾经“跑冒滴漏”的基金池,如何变成了“年年有余”的活水?

  开源:让群众从“要我参保”变“我要参保”

  叶集区顺河社区的贺先生,是位需长期使用特瑞普利单抗药物的慢特病患者。过去,他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辗转六安甚至合肥购药,“一天时间、上百路费,还不算家属陪同的误工费”。

  转变发生在2024年,叶集区出台优化医保基金运行“十项举措”后,像他这样的患者用药由医共体集中代购,患者在区内就能治疗、用药、结算。

  “现在走十几分钟到区医院,药有了,钱报了,心定了。”贺先生说。

  他的安心,源于叶集区把“让人人参保”作为医保运行的根基。而要实现“应保尽保”,靠的不是口号,是数据与服务的双轮驱动。

  今年,叶集区在安徽省率先建成全民医保“一人一档”信息库,打通公安、卫健、人社等多部门数据壁垒,精准掌握全区人口的医保参保情况。

  

  叶集区在安徽省率先建成全民医保“一人一档”信息库。人民网记者 周坤摄

  依托“大数据+网格管理+铁脚板”工作模式,区医保局定期筛查未参保人员,推送乡镇、村社上门动员。

  系统运行以来,累计发现未参保疑点数据1549条,成功动员1098人在非集中征缴期参保,推动参保筹资从“人海战术”走向“智慧动员”。

  要想让百姓参保,最重要的是先提供好服务。

  近年来,叶集区精心打造“10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6个乡镇医保工作站、77个村级服务点,在18个村开展医保服务能力提升试点,将参保登记、信息变更、转诊备案等13项高频事项下放至村社。

  与此同时,全面推广村医送药上门、手持终端结算和“帮办代办”服务,切实解决老年人、困难群众就医报销不便的难题。2025年,叶集区居民医保参保率达到96.45%;截至目前,2026年度居民医保参保率已达到97%,预计在集中征缴期结束可以达到百分之百,群众对医保制度的认同感和参保意愿显著提升。

  节流: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去年秋天,叶集区人民医院手术室里,一场过去只能由省城专家主刀的“腹主动脉腔内隔绝手术”顺利完成。主刀的是外请的省级专家,患者是叶集本地人陈女士。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把这么大的手术做了。”陈女士术后次日即可下床,恢复迅速。而在改革前,这类手术须转诊至省市医院,花费数万元。

  如今,叶集区通过医共体绩效考核奖励资金外请专家、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有效提高大病救治水平、群众负担大幅降低。这一转变,是叶集区既堵住基金“跑冒滴漏”,也引导群众就医行为回归理性的政策效应集中体现。

  为了守好百姓看病“钱袋子”,叶集构建起“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群众参与”的共治格局,筑牢基金“防护网”。

  一方面,依托大数据实时预警高频报销、异常诊疗等风险点;另一方面,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引入第三方审计强化专业监管。

  

  叶集区在基层设立的医保服务站,将医保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人民网记者 周坤摄

  据统计,2025年开展医保基金管理专项整治以来,叶集区医保局向相关部门移送问题线索11条,联合公安查处骗保案件4起,追回医保基金573.5万元。

  并且,围绕落实优化医保基金运行“十项举措”,组建了“1+1+1”医保健康服务团队,推动区、乡、村三级医疗资源联动下沉,对困难群众和慢特病患者实行分片包保、上门服务,引导科学就医。

  2025年1—10月,叶集区住院人次同比下降6.8%,住院基金支出下降4.91%,门诊慢性病基金支出下降5.4%,基金支出压力进一步减轻,使用效率显著提升,结余态势持续稳固。

  居民医保基金从超支800多万到结余800多万,叶集区靠的就是通过“开源”稳住基金基本盘、增强制度吸引力,通过“节流”严控不合理支出、引导科学合理就医。

  如此一来,叶集区不仅实现了基金“年年有余”,更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便捷、温暖的医保公共服务。

  正如叶集区医保局局长程勇所说,医保改革不仅是资金管理的问题,更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唯有让基金在阳光下运行、让政策在服务中落地,才能真正守好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实现医保制度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原文链接:https://ybj.ah.gov.cn/xwzx/sxdt/1503297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关闭】【返回顶部】